要回答这个问题, 首先要看群落是如何构建以及在群落中每个种是如何更新的, 也就是不同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是受到什么影响的。
关于群落构建, 最近二十年来, 有两种主流的理论: 一个是生态位理论, 一个是中性理论。
生态位理论认为物种在一个地点的存在与否,与它的生境偏好有关, 如对光照、 水分、对土壤因子以及微生物是如何响应的。 不同种,因为自身条件的不同, 生境偏好也有所不同。
中性理论则认为物种之间并没有生境偏好的区别, 物种从出生、传播、定植、死亡, 新种形成等各个阶段,均遵循随机过程。在中性理论中,决定物种分布的是概率,而群落表现出来的是事件而已, 是概率的体现。事件是否发生, 取决于概率, 但是事件本身是不能预测的。 正如你知道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,出现的概率都是50%,却不能预测到下一次投掷硬币是正面和反面一样。虽然群落组成不像投硬币那么简单, 但是刻画群落多样性格局的一些基本特征, 如种面积曲线、多度分布、 beta多样性、个体大小分布等, 中性理论的相关模型均能给出较为准确的统计分布上的预测。
如果中性理论是正确的, 那么群落的物种组成将是难以直接预测的。在一个动态的群落中, 人们也许只能预测到物种出现的概率, 而难以预测到物种的个体数,每个个体的大小, 每个个体与其他物种之间的空间距离, 个体与周围个体之间的系统发育距离等等。
最新的核心种-临时种Core-Transient理论框架认为,在群落中,常见种是否出现以及相应的多度分布, 在一定程度下容易预测。这是因为在个体数较多的情况下,常见种与生境之间的统计关系容易建立。 而临时种,也就是个体数很少的种, 是否在群落中出现主要取决于随机因素。换一句话说, 稀有种是否存在,是难以预测的。
还有重要的一个方面, 就是研究的尺度。 群落生态学家已经发现, 在样方面积很小的情况下, 物种的分布更倾向于表现出随机性, 在样方面积较大的情况下, 物种的分布倾向于表现出一定的生境偏好。当然, 这是群落构建机制中仍在不断探讨的话题。生态学家们仍然在用功能性状、点格局分析、群落多样性指数、种面积曲线、多度分布曲线、系统发育结构甚至转录组等方法去探讨这些问题。
由于生境本身在空间变化的某一尺度也表现出随机性,在不同尺度下, 物种分布和群落组成的相应机制是如何相互作用的, 也值得进一步研究。